(一)主要指标完成情况。前三季度,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.97亿元,较同期增长7.5%,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71%。限上企业社零额实现51.02亿元,同比下降0.8%,限下企业社零额实现171.95亿元,同比增长13.9%,年末预计完成321亿元,增长10%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我市消费结构限下企业实现消费额占比约77%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,近500万游客带来近50亿元的服务业消费,绝大部分实现在限下企业,带动限下企业零售额快速增长。1-9月限下企业社零额实现177.5亿元,同比增长13.9%。
二是加大限上企业入统力度。制定促消费政策,培育市场主体壮大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《限下变限上商贸流通企业非主营业务剥离奖励办法》,培育消费性服务业不断壮大,增强了企业竞争力。2016年全市有15户新增限上入库企业享受此项政策支持;将一批优秀企业纳入限上企业统计名录库,截止目前全市新增限上企业15家,进一步优化我市限上企业名录库的样本结构。
三是开展形式多样惠民促销活动 ,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。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相关措施,今年成功举办了《千企促消月》、《五一汽车文化节》,《十城百店千品进万家》等系列促销活动。尤其是《长白山之夏啤酒美食节》和《白山市首届进口商品展洽会》,有10多个国家近百位参展商千款国别性名优特产品,集中在白山展示,深受白山广大市民欢迎,取得了6日销售突破200余万元,多个国家与市云商城、合兴、佳得乐、抚松万家旺等企业签定合作协议,在白山设立外国商品专区、专柜的好成绩,进一步促进内外贸深度融合,畅通内外贸双项渠道,消费供给层次升级,满足百姓对进口商品的需求,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。据不完全统计,各项活动促进消费6.8亿元,拉动社零额2.2个百分点。
(二)影响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因素分析
目前,白山消费品市场消费需求有减弱趋势,由于区域内电子商务发展较快,影响线下实体销售及居民即期消费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环比回落:
一是限额以上企业总体规模小。从总体上看,全市限上企业普遍规模小,缺乏一批规模大、层次高、有品牌的龙头企业。据统计, 2017年全市纳入限上贸易统计的法人企业和大型个体户238户,其中:批发零售企业和个体户127户,住宿餐饮企业和个体户111户。批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1户,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也只有6户,多数批零企业销售收入集中在2000万元以下;住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仅有1户。
二是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所占的比重较低。1-9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,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比重只有22%。而全省限上零售额比重已经达到30%以上,白山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,与其他市州也有一定差距。
三是受经济下滑影响,消费增长乏力。如煤矿停产整顿、林业禁伐、电厂部分机组停运人员分流,造成城镇职工收入水平下降,影响部分消费。
(三)下步工作安排。一是深入开展促销活动,刺激消费。结合省厅千企促消费专项行动,落实各项促销活动方案,强化政府引导和工作指导,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,进一步拉动消费;二是加强直报企业及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统计业务培训,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;三是狠抓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,集中各方力量,大力培育限上企业;四是强化督报力度,将社零额指标任务细化分解,落实到每个月份,实行月份督报季度通报制度,层层抓落实,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。